国家出手了!国办发文:不得以“大数据杀熟”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,违者严惩!
发布时间:2025-09-16 阅读(19)
9 月 15 日,中国政府网发布重磅消息,国办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》,明确要求督促在线旅游平台与旅游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,严禁以 “大数据杀熟”、虚假宣传、捆绑销售等手段侵害游客权益。这一举措犹如一颗 “定心丸”,给广大旅游消费者吃下了保障权益的有力承诺。
一、什么是 “大数据杀熟”?
简单来说,“大数据杀熟” 就是商家利用掌握的用户数据,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客户,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差异化价格,常旅客或频繁查询的用户可能面临更高报价。
这种行为严重违背市场公平交易原则。以往消费者凭借消费频次积累的忠诚度,本应换来更多优惠,但 “大数据杀熟” 却让忠诚用户沦为 “冤大头”,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了极大侵害。长此以往,还会破坏整个旅游市场的信任生态,阻碍行业健康发展。
二、国办发文剑指何方?
此次国办发文并非孤立行动,而是对旅游市场乱象的系统性整治。在在线旅游平台方面,要求平台切实承担起信息保护责任,不得将消费者个人信息用于不正当的价格歧视,不得利用算法对用户 “区别对待”。
旅游经营者,包括航空公司、酒店、景区等也在监管范围内,不能再依据旅客的购票历史、搜索习惯等,在票价上搞 “小动作”,都要保证价格公平透明,同一航班的同一舱位,对所有旅客一视同仁。
三、严惩之下,如何落实?
为确保政策落地,各部门已形成联动机制。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统筹协调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,从行业管理层面督促企业自查自纠;市场监管部门则负责具体执法,一旦发现企业存在 “大数据杀熟” 行为,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。
违者将面临罚款等处罚。情节严重的,除没收违法所得外,还可能被处以高额罚款,甚至责令停业整顿。通过这种严格的执法手段,形成有力震慑,让企业不敢、不能、不想再侵害消费者权益。
四 、作为旅客,该如何应对?
对于广大旅客而言,政策保障是 “后盾”,自身提高警惕、积极维权同样重要。首先,在预订机票、酒店时,不妨多平台对比价格,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常用平台。比如,除了在线旅游平台,也可以直接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查询票价,有时官网会有独家优惠,且价格更有保障。
其次,留意价格变化规律。如果行程确定,可提前一段时间关注票价走势,若发现价格异常波动,尤其是短期内价格大幅上涨,且并非因航班供需关系变化导致,就要警惕是否遭遇 “大数据杀熟”。
一旦怀疑自己权益受损,务必保留好相关证据,如预订页面截图、价格对比记录等,及时向平台客服投诉,或向 12315 市场监管热线举报。消费者的每一次积极维权,都是对市场秩序的一次维护,有助于推动整个旅游市场更加规范、健康发展。
国办此次发文是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有力回应,“大数据杀熟” 等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将无处遁形。随着政策逐步落实,旅客们未来出行将更加安心、舒心,旅游市场也将迎来更加公平、有序的发展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