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航空一飞机因充电宝起火延误,哪些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?
发布时间:2025-08-29 阅读(26)
近日,厦门航空MF8086航班起飞前客舱内发生充电宝冒烟事件,导致航班延误近两小时,再次引发公众对充电宝航空安全规定的关注。为确保飞行安全。今天,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,究竟哪些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。
一、禁止携带的充电宝类型
1、没有 3C 标识的充电宝:
3C 认证,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(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),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、国家安全及环境,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。自2024年8月1日起,未获得3C认证并标注标识的充电宝不得在国内航班上使用。尤其需注意无厂家、无标识的“三无”产品。
2、3C 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:
即使充电宝有 3C 标识,但如果标识模糊,无法清晰辨认,为了确保安全,同样不能带上飞机。
3、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:
近期,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,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。市场监管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的 3C 认证。这些被召回的充电宝,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,所以,无论品牌大小,只要是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,都严禁带上飞机。
二、充电宝容量限制:
额定能量不超过 100Wh 的充电宝:可随身携带,无需申报(常见20000mAh充电宝约74Wh,符合要求)。
额定能量超过 100Wh 但不超过 160Wh 的充电宝: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,且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。
额定能量超过 160Wh 的充电宝:严禁携带或托运。这类充电宝容量过大,一旦出现问题,释放的能量足以引发严重事故,对飞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。
三、充电宝使用与携带注意事项
充电宝只能随身携带,严禁托运:这是因为在托运过程中,充电宝可能会受到挤压、碰撞等外力作用,增加起火爆炸的风险。而随身携带的话,旅客可以随时关注充电宝的状态,在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。
飞行过程中严禁使用充电宝:飞机客舱属于增压环境,在起降过程中,客舱压力会发生变化,这种极端条件下,充电宝里的锂离子会变得更加不稳定。此时如果使用充电宝,很容易导致发热,引起自燃甚至着火。即使是有启动开关的充电宝,在飞行过程中也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。
充电宝安全事关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安全。出行前请务必检查充电宝是否符合规定。如果不确定,可以提前咨询航空公司客服或者机场安检人员。让我们一起遵守规则,共同守护飞行安全。